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笔趣读

笔趣读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重生后,我靠破案走向权力巅峰 > 第1246章 关于死者身份的线索

第1246章 关于死者身份的线索(1 / 1)

接下来的尸表损伤检查,张林有了关键发现:“死者左侧颞部有一处 5×3Cm 的不规则表皮缺损,边缘不整齐,缺损处可见骨质暴露,” 他用解剖针轻轻探查缺损区域,“缺损周围的腐败皮肤下有暗褐色出血痕迹,虽然腐败导致出血颜色变深,但仍能看出是生前损伤 —— 如果是死后腐败造成的皮肤缺损,皮下组织不会有出血。另外,缺损边缘有明显的挫裂痕迹,推测致伤工具为钝器,如石块、木棒。”

在死者的胸部,张林还发现了一处 2×1Cm 的刺创入口:“刺创入口呈类圆形,边缘较整齐,创角模糊腐败导致组织收缩,深度暂无法判断,” 他用探针小心插入刺创,“探针可触及胸腔内的器官,说明刺创已穿透胸壁,可能损伤心脏或肺部。这处损伤是否为致命伤,需要解剖胸腔后确认。”

小林在尸体的右手掌心发现了异常:“掌心有多处不规则表皮擦伤,边缘不整齐,伴有泥沙残留,” 他展开死者的右手,“指甲缝里提取到少量褐色纤维和泥土,纤维质地粗糙,与之前小杨在现场发现的帆布纤维质地相似;泥土成分与山林的黑土成分一致,说明死者生前与嫌疑人有过搏斗,且搏斗地点就在山林现场。”

为了确认死因和进一步缩小死亡时间范围,张林开始进行尸体解剖。他用手术刀沿腹部正中线切开,依次分离皮肤、皮下组织和肌肉,腐败气体夹杂着恶臭瞬间涌出,小林迅速打开排气系统。“腹腔内有大量腐败液体,约 500ml,” 张林用吸引器吸去液体,“肝脏、脾脏已呈半液化状态,质地柔软,用镊子轻触即碎裂,符合死后 7-9 天的组织腐败变化;肠道内的内容物已完全腐败,呈褐色糊状,未发现未消化的食物残渣,说明死者在死亡前 8-12 小时已进食完毕,结合死亡时间8 月 20 日左右,可推断死者末次进餐时间为 8 月 19 日晚 6-8 点。”

解剖胸腔时,张林发现了致命线索:“左肺上叶有一处 2.5×1.5Cm 的刺创,创道贯穿肺组织,直达胸腔,” 他用镊子夹起受损的肺组织,“肺组织内有大量出血腐败导致血液呈暗褐色,并伴有气胸形成,这是典型的刺创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死亡特征。另外,左侧胸腔内有少量积血,约 150ml,进一步证实刺创是致命伤。”

“那颞部的钝器损伤是怎么回事?是生前与嫌疑人搏斗形成的,还是死后造成的?” 小林疑惑地问。张林指着颞部损伤处的骨质:“骨质表面有轻微凹陷,说明钝器打击力度中等,虽未造成颅骨骨折,但可能导致死者短暂昏迷,为嫌疑人后续用锐器刺击创造了条件。这处损伤也是生前形成的,属于辅助性损伤,不是致命伤。”

在解剖过程中,张林还发现了一个关键细节:“死者的胃壁组织虽然已腐败,但仍能观察到少量药物残留,” 他提取胃壁组织样本,“初步检测为布洛芬成分,与现场发现的塑料药瓶品牌一致,说明死者生前曾服用过布洛芬,可能是为了缓解疼痛或退烧。结合药物代谢周期,推测服药时间在死亡前 2-4 小时,进一步将死亡时间缩小到 8 月 20 日凌晨 2-4 点。”

死者的身份线索也有了突破:“在死者的左腕部,发现了一枚不锈钢金属链条的残留痕迹,” 张林指着腕部的皮肤,“链条已部分锈蚀,与小杨在现场发现的金属链条材质一致,说明这是死者生前佩戴的饰品,可能是手表链或手链,被嫌疑人在搏斗或抛尸时扯断,部分链条遗落在现场。”

解剖接近尾声时,张林将所有发现汇总:“死者为男性,40-50 岁,身高 172Cm,死亡时间为 8 月 20 日凌晨 2-4 点,死亡原因为单刃锐器刺创左肺致呼吸功能障碍死亡;生前遭受过钝器石块 / 木棒打击左侧颞部损伤和搏斗损伤右手掌心擦伤、指甲缝纤维;生前服用过布洛芬,佩戴不锈钢金属链条饰品,末次进餐时间为 8 月 19 日晚 6-8 点;尸体被抛尸于山林缓坡,嫌疑人可能携带钝器和单刃锐器,身高 170-175Cm根据现场鞋印推测,驾驶带有横向条纹轮胎的摩托车,可能与死者相识刻意清理死者随身物品,掩盖身份。”

“这些结论能给侦查提供哪些方向?” 小林整理着解剖报告,问道。张林思考片刻:“首先,死亡时间精准到小时,侦查人员可围绕 8 月 20 日凌晨 2-4 点,排查山林周边的人员活动轨迹,尤其是有摩托车、符合身高特征的人员;其次,致伤工具为钝器 + 单刃锐器,嫌疑人可能同时携带两种工具,且有一定的暴力倾向;再次,死者指甲缝里的纤维和胃内的布洛芬残留,可作为排查线索 —— 纤维来源帆布制品、布洛芬购买记录,都能缩小排查范围;最后,不锈钢金属链条的品牌和款式,若能确定,可通过饰品店、维修店排查死者的身份信息。”

他补充道:“还有,死者的年龄和身高特征,可结合失踪人口信息系统,重点排查 8 月 20 日前后失踪的 40-50 岁男性;嫌疑人抛尸时选择山林隐蔽区域,且熟悉废弃山道、沟壑等路线,说明其可能是周边村民或长期在山林活动的人员如护林员、采药人,这也能缩小侦查范围。”

当尸体被重新密封送往冷藏库时,张林摘下防毒面具,额头已满是汗水。他看着桌上的解剖报告,每一项结论都经过了严谨的观察和分析,尤其是死亡时间的判定,结合了尸腐特征、昆虫学证据、胃内容物、药物代谢等多个维度,确保结果精准可靠。

“把这些线索立即发给李队,重点强调死亡时间、致命伤类型和关键物证纤维、链条、布洛芬,让他们调整侦查方向。” 张林对小林说,“另外,优先检测指甲缝里的纤维成分、胃壁组织的药物残留,以及金属链条的材质和品牌,争取尽快获取更多关联信息。”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