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笔趣读

笔趣读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大明:好圣孙,替咱监国! > 第54章 若要削藩必先削秦王

第54章 若要削藩必先削秦王(1 / 2)

大明朝是个很注重规矩和秩序的朝代。

这也代表着,藩王入京后的觐见礼仪需要严禁,藩王到达京城后,必须首先觐见皇帝朱元璋和太子朱标,这是宗法礼制的核心要求。

而且,这整个过程,还必须严格按照规格制度。

随着秦王朱慡、晋王朱棡、燕王朱棣、周王朱橚等等藩王,陆陆续续到达京城后,他们的首要任务,就是=拜见皇帝和朱标。

藩王作为臣子和皇子,入京后需立即赴皇宫奉天殿正式朝见朱元璋,行君臣之礼,并呈报就藩地情况。

洪武礼仪严格,觐见时间、服饰、仪轨均有规定。

见完皇帝后,这还没有结束,然后就需要拜见太子朱标,朱元璋对于朱标格外看重,而朱标又是所有藩王的大哥,这些藩王来到京城中,哪里不可能拜见朱标,太子是储君,且是藩王的长兄,再加上按照宗法的话,也是嫡长,藩王需依礼拜见。

朱雄英倒是没有跟着去,由太子朱标在东宫接见诸王,受弟辈之礼,并象征性地询问藩国事务,以示关怀。

虽然朱雄英没有去,但还是听着内侍说了一下,这些叔叔拜见的种种情况,他心中不禁吐糟起来,这整个过程,真的是象征了哪个词语。

繁文缛节。

藩王见皇帝,还需要搞出来一个重大的仪式,这甚至在朱元璋和文官眼中,是最为隆重的礼节。

藩王需要身着朝服,在皇宫的主殿,奉天殿拜见皇帝,因为奉天殿对于大明朝很重要,这里象征奉天承运,是举行登基、册封、元旦大朝会等最重大典礼的地方上,所有的藩王在这里,就已经不算是藩王身份了,而是以臣子的身份,按照严格的朝仪,向皇帝朱元璋行叩拜大礼,并上报自己就藩的情况。

虽说很复杂繁琐,看起来也怪怪的,明明是也产线人,却弄成这个样子,感觉很生疏的样子,但这也是封建王朝必须要做的事情,总的而言这个流程不得不走,因为这是有着一定象征意义的,这个仪式首先强调了君臣关系,明确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,藩王无论血缘多近,首先是皇帝的臣子。这是在所有文武百官面前的公开政治表态。

等到这种很是正式的仪式结束后,朱元璋就带着布标,在华盖殿或武英殿等便殿,进行半正式或私下的家庭会见。

在这里,礼仪会相对轻松一些,更强调父子关系。

皇帝可能会以父亲的身份关心儿子的生活,进行一些家常式的交谈。

这整个过程,朱雄英都没有参与,因为他这里很清楚一件事情,那就是自己现在被册立为皇太孙了。

那就证明着,大明朝第三代皇帝,必然是他。

当然,这是在没有任何意外的情况下,那么这里就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了,皇爷爷朱元璋在位的时候不可能削藩,因为他在的时候藩王们不敢动任何想法,再者大明朝刚刚建立,皇爷爷乾纲独断杀伐果断,也不会出现任何乱子,同时藩王的各种积弊也不会出现,这一切种种都证明,皇爷爷朱元璋是绝对不会削藩的。

父亲朱标也不可能。

那么,藩王们是否会认为,自己这个皇太孙,大明王朝的第三位君王,未来继位后,可能开始削藩呢?

这种想法,完全可能已经在某些藩王心中浮现了,毕竟大明王朝的藩王政策和以前的王朝远远不同,藩王是有着护卫的,这代表着他们有着一定的兵权,且边塞的藩王手中的军权更大,这对皇权构成了一定的威胁,可以这么说吧,不管未来是谁继位,这藩王是肯定会被削的,只是时间的早晚罢了。

东宫后院,朱雄英盘坐在床榻上,心中不禁思索。

其实,真正意义上最有威胁的,是秦王朱慡。

他这个二叔。

“我这个二叔朱樉,是皇爷爷的次子,同样是皇祖母马皇后所生,在大明朝,他是明朝宗室中除太子外地位最尊贵的亲王。”

“我记得,洪武三年的时候,年仅十五岁的朱樉被皇爷爷朱元璋册封为秦王,藩地为西安府,在皇爷爷朱元璋的封建体系中,秦为天下第一藩,地位在晋、燕等王之上,肩负着镇守西北、拱卫中央的重任。”

“洪武十一年的时候,二十二岁的二叔朱樉正式就藩西安,成为明朝第一位之国的亲王,他的就藩仪式和王府规制为后续所有亲王树立了典范,到了洪武十五年,也就是今年,秦王正妃王氏扩廓帖木儿之妹去世。”

这个扩廓帖木儿,还有一个名字,更有名气些。

也就是王保保。

号称天下第一起男子。

据说曾经靠这一块木头渡过黄河,还把一家老小给送过去了,甚至还要送自己的马过去。

“按照历史记载,等到洪武二十二年的时候,二叔因在藩国多有过失,被皇爷爷朱元璋召还京师受训诫,同时命父王朱标巡视关中,亦有调查和安抚西北之意,后经父王调停,次年返回西安,可他却不知悔改,仅仅过去一年,等到了洪武二十四年,二叔朱慡再次因过失,被皇爷爷朱元璋以其奢靡、虐待民力为由问责,并召回南京。后命其再次返回藩地。”

“正常历史轨迹的话,还有十三年,自己这个二叔就该死了,也就是洪武二十八年,朱樉去世,最终就活了四十岁,皇爷爷朱元璋对其评价极为负面,在亲自撰写的《祭秦王文》中,历数其荒淫无度、宠幸小人、虐待军民等罪过,并赐其谥号为愍。这是一个恶谥,意为在国遭忧、在国逢难,明确表达了皇爷爷朱元璋对其一生行为的否定和愤怒。其长子朱尚炳继承秦王爵位。”

朱雄英清楚,历史上的朱慡,评价可不是很好。

史书中的朱樉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。

他性格暴戾,生活奢靡,在封地内大兴土木,劳役军民,甚至有过一些变态的虐待行为,滥用私刑。

他的所作所为屡次激起民怨,也让朱元璋极度失望。

朱元璋对他多次训斥、惩戒,甚至一度削减其护卫兵力,但收效甚微。

但。

看起来对方就是个纨绔子弟。

可其背后的力量,却不是那么简单的。

秦王正妃及其背后的力量很强大,甚至这么说吧,朱樉的婚姻是一桩重要的政治联姻,其王妃背后的力量非同小可,其正妃王氏,朱雄英倒是不清楚自己这位叔嫂的姓名,只知道她是是元朝末年名将、河南王扩廓帖木儿的亲妹妹。

看似仅仅是一个女人,但其却有着不俗的政治意义,被认为是招降纳叛的象征。

热门推荐